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、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田波同志因病醫治無效,于2019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88歲。
田波同志1931年12月25日生于山東桓臺,先后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、中國科學院大學工作。第八屆、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。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。
田波同志是中國現代病毒學的先驅者。他早年致力于植物病毒學研究,在上世紀50-70年代,闡明了病毒與高溫在馬鈴薯花葉型退化中的作用,合作制定了莖尖脫毒生產無病毒馬鈴薯原種的技術方案,廣泛應用于我國馬鈴薯的生產中,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。80年代開始研究亞病毒,在國際上率先利用衛星RNA防治黃瓜花葉病毒引起的植物病毒病,并利用核酶高效抑制植物病原體,獲得了高抗類病毒的馬鈴薯品系,提供了防治類病毒病害的新途徑。90年代,他轉向醫學病毒學研究,范圍涉及乙型肝炎病毒、艾滋病毒、SARS冠狀病毒等,首次從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癌癌組織中發現熱激蛋白GP96與病毒抗原肽復合物,為研發治療慢性乙肝和肝癌的藥物提供了新策略。
田波同志生前曾獲得多項學術榮譽和獎勵,包括兩次國家自然科學與科技進步獎,五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和科技進步獎,三次省部級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。他是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創始人之一,1999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。1999年被亞太生物技術雙周刊(Asia-Pacific Biotech News)遴選為亞裔著名科學家。曾任美國病毒學會高級會員、印度病毒學會終身會員和國際類病毒工作組成員。他一生培養了數十位科學人才,為我國病毒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。